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正在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充分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趨勢和機遇,加快紡織工業數字化轉型發展進程,是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時代潮流,促進我國紡織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積極落實《“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和《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推動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打造新型數字化產業體系,根據紡織行業數字化發展現狀和實際需求,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紡織工業融合發展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為著力點,加快推動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
到2024年,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紡織工業的融合更加深入,行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指數達到60。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數字化水平大幅提升,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達到50%,工業云平臺普及率達到55%,ERP應用普及率達到68%,MES應用普及率達到28%。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加速普及,服務產業集群(園區)、中小企業及產業鏈協同的能力顯著增強。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建立,行業大數據匯聚與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建成紡織服裝行業大數據中心平臺。行業數字化關鍵技術取得明顯突破,加速培育形成一批行業數字化轉型系統解決方案。
二、主要任務
(一)企業數字化改造提升行動
大力推動紡織企業數字化改造,持續提升生產裝備、關鍵工序等數字化水平,提升生產要素互聯互通能力。推廣應用行業數字化關鍵技術,提高研發設計、生產過程監控、運營管理、售后服務等方面工業軟件在企業的應用覆蓋率。提升企業數字化集成應用水平,加快建設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與生產車間。
(二)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行動
鼓勵中小企業從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的環節入手,加快推進線上營銷、生產管控、在線設計、產能共享等應用,由點及面向全業務全流程數字化轉型延伸拓展。鼓勵開發適合中小企業需求的低成本、輕量化、平臺型、見效快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積極推動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降低技術和資金壁壘,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
(三)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
加快紡織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在面向骨干龍頭企業內外部一體化管控、細分領域專業化服務、產業鏈供應鏈資源優化配置、新模式新業態打造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平臺服務能力,打造紡織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開展“5G+工業互聯網”行業實踐,挖掘提煉適合紡織行業特點、解決行業實際問題的應用場景,推廣相應解決方案,并打造5G全連接工廠。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項目,加快紡織行業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與應用的創新發展。
(四)紡織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升級行動
積極推動數字化產業集群(園區)建設,引導集群內企業“上云用數賦智”,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和協同創新,提高產業數字化資源集約利用水平。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在紡織產業集群、產業園區的落地應用,開展“工業互聯網+集群/園區”宣貫活動,提升集群/園區數字化管理和企業數字化應用的水平。引導集群建設服務區域紡織產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強化數據采集、挖掘和創新應用,提升集群在產業鏈圖譜、企業數字畫像、經濟運行分析、綠色雙碳、市場監管等方面的管理與服務能力,并打造紡織行業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鼓勵建設數字化產業集群創新發展中心,開展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產業集群發展模式、發展路徑和關鍵技術研究,制定數字化產業集群發展路線圖。
(五)行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能力提升行動
加強行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建設公共服務平臺,促進數字化轉型診斷咨詢、標準宣貫、解決方案應用推廣等服務,促進企業產品服務的宣傳推廣。
專欄1提升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能力
建設《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通過匯聚數字化轉型各類服務資源,為紡織服裝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診斷咨詢、供需對接、標準宣貫、解決方案應用推廣等公共服務,解決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推動紡織產品與服務的數字化宣傳推廣。加快建設紡織產品與服務數字化宣傳展示平臺,推動紡織各類展會、企業產品營銷等利用數字化手段拓展宣傳推廣渠道,提升在線服務能力。
開展企業數字化轉型相關標準宣貫。大力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簡稱:DCMM)、《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模型》等數字化轉型相關標準宣貫,建立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咨詢服務體系,通過貫標咨詢服務、優秀案例推廣等方式,引導紡織企業構建科學的數字化治理體系和管理機制,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進程。
(六)行業大數據匯聚開發利用行動
建立紡織行業大數據資源庫,推動行業數據的全面匯聚。加快紡織行業大數據平臺建設,提升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和開發利用水平。打造行業大數據應用示范基地,依托所在區域行業數據資源,為政府部門、行業組織、企業提供決策支撐服務。
專欄2建設“中國紡織服裝大數據中心平臺”
以產業集群數據平臺建設為基礎,以省級、地市級行業大數據中心建設為重要支撐,全面匯聚行業數據資源,建立多級聯動的行業大數據資源庫,建設“中國紡織服裝大數據中心平臺”,提升行業大數據服務能力。到2024年,大數據中心平臺覆蓋6個以上省、20個以上產業集群。
(七)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培育推廣行動
針對紡織行業共性需求和主要細分行業特點,以研發設計、生產計劃調度、質量管控、倉儲配送、綠色環保、市場營銷、模式創新等關鍵環節和以數字化車間/工廠、工業互聯網平臺等集成化應用為重點,融合5G、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突破一批行業數字化關鍵技術,培育并形成一批符合行業需求、應用效果顯著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進行重點推廣應用,提升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的供給能力。
專欄3培育推廣紡織細分行業(領域)數字化解決方案
棉紡織行業:重點培育推廣紡紗在線質量監控、智能配棉、紗線質量預測、車間物料智能傳輸、生產工藝優化、自動落布、匹布疵點智能檢測等解決方案。
毛紡織行業:重點培育推廣與毛紡織加工特點相適應的自動開混梳、數字化紡紗、智能化染色、數字化毛針織生產、智能物流與倉儲、在線質量監控、智能檢測系統等解決方案。
絲綢行業:重點培育推廣智慧蠶桑管控、機器選繭、數字化煮繭、自動化繅絲、數字化染色、產品個性化設計等解決方案。
化纖行業:重點培育推廣產品智能外觀檢測、自動包裝、自動絡筒、全流程質量追溯等解決方案。
印染行業:重點培育推廣智能排產、染化料自動輸配送、印花自動調漿、染缸中央集中控制、染缸自動進出布、顏色數字化管理、智能驗布、廢水處理數字化等解決方案。
針織行業:重點培育推廣自動換紗(筒)、自動落布、紗線長度實時在線測量調節與恒張力自適應控制系統、針織物疵點智能檢測與自動分類系統、斷針監控、虛擬設計與工藝仿真、一線成型技術等解決方案。
家用紡織品行業:重點培育推廣數字化產線、智能排產、供應鏈管理、智能倉儲、智慧門店運營、精準營銷以及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管理等解決方案。
長絲織造行業:重點培育推廣整經自動上紗、復雜織物全自動穿經、斷經智能檢測與控制、下機疵點智能檢驗、在制品數字化流程管理、智能倉儲、產供銷一體化管理等解決方案。
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重點培育推廣非織造布生產過程數字化仿真、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等解決方案。
紡織機械行業:重點培育推廣紡織專用機器人、紡織裝備數據互聯互通、車間物料智能傳輸、產線數字孿生、紡織裝備遠程運維等解決方案。
服裝行業:重點培育服裝三維設計、智能裁剪、柔性化生產、個性化定制、物料智能傳送、供應鏈管理、門店運營、平臺化設計、平臺化營銷等解決方案。
流通領域:重點培育推廣市場管理、倉儲物流、智慧門店、柔性供應鏈、精準營銷、新型電商等解決方案。
(八)行業數字化發展生態體系構建行動
建立紡織行業數字化發展創新合作平臺,促進產學研用等各方資源的交流合作與協同創新。推動行業數字化相關標準的研制與宣貫,完善紡織行業數字化標準體系,建設標準試驗驗證平臺。加強行業數字化發展研究,定期發布行業兩化融合數據地圖,編寫發布行業數字化發展白皮書、研究報告。強化行業數字化相關領域的跨界融合,引入多方資源共同促進行業數字化快速健康發展,并助力催生更多新模式新業態。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工作統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組織各專業協會,統籌推進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工作,建立健全推進機制,組織引導相關骨干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盟組織等加強溝通合作,形成推進合力。設立紡織行業數字化發展專家委員會,支撐重大問題研究,為行業和企業提供戰略、技術、政策等咨詢建議。
(二)強化人才保障
加大數字化人才培養力度,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一批服務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依托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專業組織,構建數字化轉型專家人才梯隊。針對DCMM、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等標準宣貫,培育具有較強咨詢服務能力的專業化人才隊伍。發揮相關產業聯盟、科研機構、服務商的作用,積極組織舉辦各類專題培訓。
(三)開展試點示范
組織開展數字化轉型試點示范,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行業數字化轉型走深向實。開展DCMM貫標企業試點、行業大數據應用示范基地建設、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建設和數字化轉型企業試點等行業試點示范工作,引導帶動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
(四)營造良好環境
強化企業數字化轉型主體地位,加強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開展行業數字化轉型政策、技術、成果、經驗等的宣傳推廣,加強交流,凝聚共識。積極組織兩化融合暨數字化轉型行業會議、講座、培訓班。發揮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作用,組織開展數字化轉型診斷咨詢、供需對接等服務。充分發揮行業媒體在數字化轉型宣傳中的作用,擴大影響力。